小小因子,大作用---凝血系统

2017-09-27 14:54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医院

  每个人都曾有被割伤、划伤等受伤出血情况,可大家知道,为什么我们受伤时伤口的血液会自动止血吗?今天就来讲一讲人体的止血功能,以及止血的一般检验和作用。

 

 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,人体的止血、凝血、抗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相互作用、相互制约并受神经—体液调节,使血液既不会溢出血管壁而出血,也不会在血管内发生凝固而导致血栓形成。在病理情况下,促凝血功能亢进、抗凝血或纤溶功能降低,可导致血栓前状态或血栓形成;反之,则可引起低凝状态或出血。故而,手术前筛查凝血功能,以确保病人凝血系统是否异常及保证手术的正常运作。

 

 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凝血功能是否发生异常?参与止血的包括血管壁、血小板、凝血因子、血液抗凝及纤溶系统四大部分。其中,凝血因子是指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。通过检测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来初步了解自身凝血功能。

 

  实验室检查:广西皮肤病医院实验室留取病人血液2ML置于3.2%的柠檬酸钠采血管中,可以检测凝血五项,一般两小时可给病人提供化验结果,其中包括以下五点:

 

  1、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:本实验是反应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,是筛查止血功能最基本最常用的试验之一。PT延长3S以上即有临床意义,可见于DIC,原发性纤溶亢进症等;缩短见于DIC早期或口服避孕药等。

 

  2、 凝血酶时间测定:TT测定主要用于检测有无纤维蛋白原异常,以及是否发生纤溶、存在抗凝物的情况。

 

  3、 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:本实验是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。其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、纤维蛋白原和内源性凝血因子的水平。主要用于血友病A、B、肝素治疗的检测。

 

  4、 血浆纤维蛋白原:临床上主要用于观察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程度。FIB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,在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烧伤、手术后和某些急性传染病,血浆纤维蛋白可能增高,血浆凝固性有增强的倾向。用于DIC、出血性疾病、妊娠后期、溶栓治疗的监测。

 

  5、 血浆D-二聚体:D2是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,反映高凝状态后发生的纤溶。可用于鉴别原发与继发纤溶亢进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D2有增高趋势。

 

  凝血因子检测对临床有着极大的意义,出凝血疾病的诊断需要检测凝血因子,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因子,凝血因子对某些疾病的预后判断及长期随访有重要作用。 所以,别看只是小小的一个因子,却在我们人体中起着巨大的作用,不容忽视。

 

 作者:检验科  陈媚

来源:广西皮肤病医院